丁立人:棋人棋事
在承受了20多天的壓力之后,丁立人此刻終于能夠肆意地咧開嘴笑出來。
在剛剛結束的2023年國際象棋世界冠軍賽中,中國棋手丁立人戰勝俄羅斯棋手涅波姆尼亞奇奪得冠軍,成為國際象棋歷史上第17位世界棋王。這也是中國棋手首次摘此桂冠,也為中國國象補全了從團體到個人所有世界冠軍的版圖,創造了歷史。
(資料圖片)
慢棋快棋超長鏖戰
多次扭轉局勢笑到最后
這場棋王之爭的過程漫長而激烈,國際象棋世界冠軍賽總共14輪慢棋比賽,贏棋得1分,和棋各得0.5分,誰先獲得7.5分就能奪冠。14輪戰和則要再進行快棋賽的加賽,再和棋則要再加賽超快棋,直到分出勝負。在以往的比賽中,兩個頂尖高手產生和棋的情況十分常見,但在這次比賽中,前7場兩人有5場分出了勝負,相當于兩人幾乎每一局都在短兵相接,貼身肉搏,戰況十分激烈,上一次世界冠軍賽出現這種戰況還要追溯到1958年。
在第12輪之前,丁立人還落后一分,在這種局面下,丁立人頂住壓力,在12輪贏下比賽,完成驚天逆轉,將總比分扳成6:6平。最后兩輪兩人再度弈和,將懸念留到了加賽。
今天進行的4輪快棋加賽中,丁立人和涅波姆尼亞奇前三局全部弈和,最后一局丁立人抓住機會贏下比賽,捧回了最終的冠軍。
中國棋手終于站在了世界之巔,這無論對他自己還是中國國象來說,都是一次史無前例的超越。
從天才到王者
丁立人而立之年
從溫州天才棋童,到如今的世界棋王,丁立人走了26年。前20年里,丁立人的國象之路可謂一帆風順。
1992年,丁立人出生于溫州,父母給他取名“立人”,出自他們最喜歡的儒家名言: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達而達人。
1995年,國際象棋傳奇人物科爾奇諾伊來到溫州,與女子世界冠軍謝軍進行了一場性別大戰。這場比賽在當地引起了極大的反響,那一年,溫州被國家體育總局命名為首批“國際象棋之城”,也讓很多溫州少年在心中埋下了國際象棋的種子。
第二年,丁立人的父母為他報名了國象的培訓班。誰也想不到,當年這一小步將帶領他們的兒子踏上千里之旅,奔向2023年國際棋聯世界冠軍賽。
兒童時代,丁立人先后在陳力行、黃希文以及王騁等名師的帶領下,展露出驚人的天賦:5歲就在全國錦標賽6歲以下組中奪得冠軍,9歲那年,他又奪得了全國錦標賽10歲以下組冠軍,成為當地有名的國象神童。從9歲到17歲,丁立人收獲了各個年齡組的冠軍。
2009年,17歲的丁立人成為當時最年輕的國際特級大師,已經開始在棋盤前與蘇偉利、王皓、卜祥志等諸多名將平起平坐。
安靜的北大法律系學生
面如平湖,胸有激雷
之后,丁立人解了自己人生中另外一局“棋”——當時還在兼顧學業的丁立人同時還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,因此選擇學業還是下棋,成為丁家當時更迫切需要做出的選擇。
幾經考慮,父母有了決定?!霸诖酥?,我們一直覺得他是會下棋的學生;在此之后,我們覺得學習還是不能丟,但定位可能要換成學生型的棋手?!备赣H丁文俊說。
此后,丁立人休學了一年,全身心下棋。如今回想,丁立人坦言自己并不適應那種只有棋的生活,“那段時間總覺得差點什么,后來還是想讀大學,就去了北大,選了自己一直感興趣的法律。如果不是休學那一年,肯定不會去讀大學?!?/p>
讀大學沒有影響丁立人在棋上的乘風破浪。從2012年開始,丁立人第一次代表國家隊參加國際象棋奧林匹克團體賽,這是國象最高級別的團體賽事,當時的男子國象隊主帥葉江川曾評價丁立人是“一把尖刀”,初站上世界舞臺的丁立人戰意十足。四年之后,丁立人已經從一個尖兵成長為國家隊的大將,那一年,丁立人和隊友們首次為中國隊捧回了奧賽的冠軍獎杯。
2017年,丁立人在中國國象一哥的地位已無可動搖。不僅國內的比賽鮮有敗績,國際賽事也鋒芒畢露,闖入了當年的國際棋聯世界杯決賽并獲得亞軍,也由此首次入圍了世界冠軍候選人賽,這是中國國象第一次有機會近距離向“世界棋王”發起沖擊。雖然最終他只獲得第四名,但卻因為不敗的戰績受到了世界棋壇的盛贊。
在那年參加候選人賽之前,記者第一次在浙江省智力運動管理中心見到了備戰的丁立人,在那里,記者也見到了國象一哥的另一面:喜歡讀書,每天保持運動,放松時會聽音樂或者看電影……這些習慣,他至今都沒有什么改變。
這次世界冠軍賽期間,無論輸還是贏,丁立人也都會保持在戶外散步的習慣,他說很喜歡所在酒店的環境,非常安靜,環境很優美,即便在路上被人認出來,個性隨和的他也從不拒絕棋迷簽名和合影的請求。
世界棋王分量有多重
137年只誕生了16位盟主
這場世紀大戰從4月9日開始走出第一手以來,每一輪賽果都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。因為在國際象棋界,世界冠軍頭銜只能從世界冠軍賽中產生,這是榮耀最高的王冠,現代國際象棋自1886年誕生第一位正式的世界冠軍以來,137年間只誕生了16位棋王。
棋王的數量相比其他領域可謂十分稀少,比如圍棋,自1988年以來已經有了近40位世界冠軍,甚至美國總統,從1886年以來已經20多任了。
這頂王冠如此稀罕,其實和國際象棋的傳統有關。圍棋有多種頭銜戰,每年數個世界大賽都可以產生世界冠軍,雖然全球級別的國際象棋大賽也有很多,但產生世界冠軍頭銜的比賽只有一個,那就是國際象棋世界冠軍賽,只有獲得這個冠軍,才會被世界棋壇公認為“棋王”。
前世界棋王卡爾森。
國際象棋獲得世界棋王的過程也稍顯漫長,比賽采取逐級選拔的辦法。從區域賽到區際賽,再到候選人賽,最后才能挑戰上任棋王。這個過程有點像是武林中推選武林盟主:一群絕頂高手先混戰一番,決出最強的一位,這個就是“候選人賽”。候選人賽的冠軍再通過“世界冠軍賽”,跟現任“盟主”一決高下,勝者就是新任世界冠軍。
在過去的整整10年里,挪威人芒努斯·卡爾森一直牢牢占據著世界棋王的寶座,直到去年,卡爾森宣布不再捍衛世界冠軍頭銜,將這個機會讓給了后來者。
如今,丁立人成為了第17位世界棋王。
四個世界冠軍努力了32年
國象“四步走”版圖補全
自1975年,中國國際象棋協會正式加入國際棋聯以來,中國國際象棋的發展十分迅速,誕生了數量眾多的優秀棋手,也從世界棋壇摘得了諸多榮耀。
1991年,謝軍打破了蘇聯41年、歐洲64年對國際象棋女子世界冠軍的壟斷,首次榮獲女子世界冠軍,開啟了中國國象在世界上的超越之路。
在此背景下,中國棋院將此前提出的國際象棋“四步走”目標進一步提升:即先奪取女子個人冠軍再奪取女子團體冠軍,第三步是力爭男子團體冠軍,最終奪取男子個人冠軍。
1998年謝軍、諸宸、王頻、王蕾組成中國女隊勇奪奧賽女團冠軍,完成第二步目標,男子方面經過幾代棋手的拼搏,終于在2014年由王玥、丁立人、余泱漪、倪華、韋奕組成的中國男隊達成第三步目標,拿到奧賽男團冠軍。
如今,這四步隨著丁立人的奪冠也終于實現,完成中國國象幾代人的夙愿。而即將邁向31歲的丁立人終于站在了世界之巔,為中國國象創造了歷史,這一刻值得銘記。